耐高溫聚合物光學薄膜材料的研究進展
自2008年以來,以柔性電子、柔性顯示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對光學膜材料提出了迫切的應用需求。聚合物光學膜材料由于具有優良的光學透明性、良好的力學性能以及原材料易得、成本較低等特性,因此在電子與顯示等信息產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然而,隨著電子與顯示技術向著高速化、高集成化、高密度化、超薄化方向的不斷發展,對聚合物光學膜材料的耐熱性能、高溫尺寸穩定性、阻水阻氧特性以及高溫脫氣率等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例如,在柔性有源矩陣發光二極管(AMOLED)顯示器件制造過程中,為了制得高品質的薄膜晶體管(TFT)背板,需要使用低溫多晶硅(LTPS)等制程,其工藝溫度往往超過350℃,這就需要作為柔性基板的聚合物光學薄膜材料能夠在該工藝溫度下保持良好的性能。傳統聚合物光學材料的玻璃化轉變溫度(Tg)遠低于工藝溫度,如PET(Tg:~78℃)、PEN(Tg:~122℃)等均無法滿足上述應用需求。因此,近年來無色透明耐高溫聚合物光學薄膜的研究得到了國內外的廣泛重視。
【傳統聚合物光學薄膜材料】
常見的聚合物光學薄膜材料,包括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三醋酸纖維素(TAC)、聚乙烯醇(PVA)、聚碳酸酯(PC)等。常見聚合物光學薄膜的分類如圖1所示,其典型化學結構如圖2所示。
圖1 無色透明耐高溫聚合物光學薄膜的種類與耐熱性
圖2 常見光學聚合物材料的典型化學結構
【耐高溫聚合物光學薄膜材料】
一般而言,無色透明耐高溫聚合物光學薄膜指的是光學特性與傳統光學薄膜,如PET、PC薄膜相當,但其Tg超過200℃或者更高,而且是具有相對較低的熱膨脹系數(CTE)的聚合物薄膜。截至目前,無色透明耐熱聚合物光學膜主要包括聚醚砜(PES)、聚醚醚酮(PEEK)、聚酰亞胺(PI)、聚酰胺酰亞胺(PAI)以及某些傳統聚合物光學薄膜的改性品種,如改性環狀聚烯烴(COC)薄膜等。
無色透明耐熱聚合物光學薄膜本身蘊藏著很高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其相關產業,包括特種單體合成、聚合物樹脂合成到聚合物薄膜制備整個產業鏈均具有良好的市場發展前景。據日本杰出產業調查與咨詢公司Techno Create統計,2011年全球耐熱透明光學薄膜的市場規模約為10億日元,其中觸摸屏(touch panel)用透明導電基材份額為6.75億日元,占總市場份額的69%;柔性印制線路板(FPC)基材與工程紙份額為2.32億日元,占24%;柔性顯示基板份額為6
200萬日元,占6%;有機發光顯示照明基板份額為800萬日元,占1%左右。2011-2014年,耐熱透明光學薄膜的市場規模平均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遞增。
目前,耐熱透明光學薄膜的產業化主要集成在日本、韓國、中國臺灣以及歐美少數企業中。中國大陸在該領域內尚處于起步階段。鑒于無色透明耐熱聚合物光學薄膜在未來信息產業中重要的戰略地位,盡早開展相關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光學材料特種單體發展狀況】
耐高溫聚合物光學薄膜產業鏈主要包括特種單體合成、聚合物樹脂合成以及聚合物薄膜制備等。其中,特種單體在整個產業鏈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日本企業著眼于未來無色透明耐熱聚合物薄膜廣泛的市場前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就積極開展了相關特種單體的產業化試制以及磚利申請工作。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商業化特種單體的磚利技術一直掌握在日本企業手中。市場上特種單體的匱乏直接造成了無色透明耐熱聚合物光學薄膜昂貴的價格。隨著某些磚利解除保護,從事相關特種單體生產的企業逐漸增多,相關單體的價格大幅度回落,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無色耐熱聚合物光學薄膜產業的發展。
表1給出了目前無色透明耐熱聚合物光學膜用特種單體的制造廠商及用途。
表1 耐高溫聚合物光學薄膜用特種原料廠商
雖然目前商業化特種單體的種類日漸豐富,價格也回歸到合理的價位。但整體而言,由于這些特種單體的制備工藝較為復雜,整體的價格還是處在相對較高的價位。因此,開發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特種單體制備工藝對于發展耐高溫無色透明聚合物光學薄膜產業具有重要的意義。
【耐高溫聚合物光學薄膜商業化產品】
目前,全球耐高溫聚合物光學薄膜的產業化主要集中在日本、韓國、中國臺灣以及歐美等少數企業中,其中以日本企業研究*為活躍。表2給出了日本從事無色透明耐高溫聚合物光學膜生產的廠家及其產品主要特性,表3給出了全球除日本以外的廠商及其產品特性(數據均來自各公司的宣傳資料與網站)。
表2 日本耐高溫聚合物光學膜廠家及產品特性
表3 全球(除日本)耐高溫聚合物光學膜廠家及產品特性
可以看出,日本公司在耐熱無色透明聚合物光學薄膜研發方面,無論是材料品種還是應用領域均十分豐富,而全球其它相關公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PI薄膜方面。目前典型的商業化無色透明聚合物光學薄膜如圖3所示。
圖3 典型的商業化無色透明聚合物光學薄膜產品
** 無色透明聚酰亞胺薄膜方面
日本三菱瓦斯(MGC)公司2007年宣布實現了無色透明PI薄膜的量產,生產能力為5 000m2/月,商品名為Neopulim?。該薄膜Tg為303℃,可長期耐受280℃高溫制程(如無鉛焊接)而不會發生黃變。薄膜厚度*高可達250m,適用于卷對卷工藝。2011年該薄膜的產能已達到100000m2/月。
杜邦-東麗公司2013年推出了無色PI薄膜,開發品名為Colorless Katpon?。厚度為25μm的該薄膜紫外截止波長為380nm、500nm處的透光率為87%。薄膜拉伸強度為110~120MPa,斷裂伸長率為10%左右。
日本東洋紡株式會社(Toyobo)商業化了一種無色透明PI薄膜,其HM型薄膜的Tg為225℃、18μm的薄膜拉伸強度和模量分別為75MPa和2.1GPa,斷裂伸長率為18%,在400nm與500nm處的透過率分別為86%和91%。
日本精化株式會社采用其含酰胺鍵脂環二酐單體制備了無色透明PI薄膜,其紫外截止波長為310nm、400nm處的透光率為85%,薄膜軟化點為285℃,CTE為43ppm/℃(30~200℃)。
美國Nexolve公司一直致力于空間領域用無色透明PI薄膜的研制與產業化工作。利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技術許可,該公司先后推出了LaRC-CP1?、CORINXLS?(Colorless Organic/Inorganic Nano Composite)系列無色透明PI薄膜。LaRC- CP1?薄膜為含氟PI薄膜,其主要性能如表3所示。該薄膜經過驗證,可在地球同步軌道環境中穩定工作10年以上,主要用于空間飛行器的熱控材料以及柔性太陽電池基板。CORIN XLS?薄膜是有機PI與無機籠形聚倍半硅氧烷(POSS)的納米共混材料,具有優良的光學透明性和抗原子氧輻照特性,主要用于低地球軌道(LEO)航天器中。
** 其他無色透明耐熱光學薄膜方面
日本合成橡膠公司(JSR)于2011年推出了一種使用溫度260℃以上的耐熱透明光學薄膜,商品名為Lucera?。該材料具有高透明、光學各項同性、高折射率、低熱收縮、低介電常數與介電損耗、低吸濕率、難燃等特性。據報道,Lucera?薄膜的全光線透過率為88%,熱收縮率(220℃ /1h)<0.1%,在260℃空氣中加熱1h,其黃度指數變化率ΔYI<0.1。良好的綜合性能使其在觸摸屏透明導電基材、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器件(OLED)照明基材、柔性顯示器件基板與絕緣膜等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日本昭和電工2012年量產了一種耐高溫透明光學薄膜,商品名為Shorayal?。該薄膜材料可在250℃高溫制程中使用,全光線透過率為92%,雙折射率低,同時薄膜表面硬度可達到3H以上,主要用于替代觸摸屏中的玻璃基板。
日本住友電木株式會社開發了一種PES耐熱透明光學薄膜,商品名為Sumilite? FS-1300。該薄膜Tg為223℃,全光線透過率為89%(厚度為100μm),濁度為0.04%;薄膜拉伸強度為83MPa,模量為2.0GPa,橫縱向的斷裂伸長率分別為116%和57%,CTE為56ppm/℃。
日本倉敷紡績公司(Kurabo)于2010年前后分別商業化了一種聚酰胺(PA)耐熱透明薄膜(商品名為Examid?)和一種PEEK透明薄膜(商品名為Expeek?)。二者的Tg分別為250℃與320℃,熔點分別為273℃與343℃,具有良好的耐熱穩定性
上海卷柔新技術光電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研發生產光學儀器及其零配件?的高科技企業,公司成立2005年,專業的光電鍍膜公司,公司產品主要涉及光學儀器及其零配件的研發和加工;光學透鏡、反射鏡、棱鏡等光學鍍膜產品的開發和生產,為全球客戶提供上等的產品和服務。
采用德國薄膜制備工藝,形成了一套具有嚴格工藝標準的閉環式流程技術制備體系,能夠制備各種超高性能光學薄膜,包括紅外薄膜、增透膜,ARcoating, 激光薄膜、特種薄膜、紫外薄膜、x射線薄膜,應用領域涉及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美容、醫用激光器、紅外制導、面部識別、VR/AR應用,博物館,低反射櫥窗玻璃,畫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