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玻璃材料的生產工藝及加工工序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科學的進步,玻璃行業也不斷進步,在研發新品種的同時也對原有的玻璃種類進行了加強。各種類型的深加工玻璃逐漸取代普通平板玻璃,在各自的應用領域大放異彩。為了能夠買到質量更好、價格合理的光學玻璃材料,我們需要對其有一定的了解,快隨我來看看吧。
一、光學玻璃材料的生產工藝

生產光學玻璃的原料是一些氧化物、氫氧化物、硝酸鹽和碳酸鹽,并根據配方的要求,引入磷酸鹽或氟化物。為了保證玻璃的透明度,必須嚴格控制著色雜質的含量,如鐵、鉻、銅、錳、鈷、鎳等。配料時要求準確稱量、均勻混合。主要的生產過程是熔煉、成型、退火和檢驗。
①熔煉 有單坩堝間歇熔煉法和池窯(見窯)連續熔煉法。單坩堝熔煉法又可分為粘土坩堝熔煉法和鉑坩堝熔煉法。不論采用何種熔煉方式均需用攪拌器攪拌,并嚴格控制溫度和攪拌,使玻璃液達到高度均勻。粘土坩堝能熔煉絕大部分冕玻璃和火石玻璃,成本低,且在玻璃的熔化溫度超過鉑的使用溫度時采用。鉑坩堝可熔煉質量較高、對粘土坩堝有嚴重侵蝕作用的玻璃,如重冕、重鋇火石、稀土玻璃和氟磷玻璃。鉑坩堝用電加熱,一般采用硅碳棒或硅鉬棒電爐。但制造析晶傾向大、要求迅速降溫以及對氣氛有一定要求的玻璃,則可采用高頻加熱。
60年代以來,各國相繼采用內襯鉑的連續池窯熔煉,使光學玻璃的產量大大提高,質量也好,這是目前光學玻璃生產工藝發展的主要趨勢。
②成型 光學玻璃的成型法有古典破堝法、滾壓法和澆注法,但目前越來越廣泛地采用漏料成型(用單坩堝或連熔流出料液),能直接拉棒或滴料壓型或漏料成型大尺寸的毛坯,提高料滴利用率和成品率。
③退火 為了較大限度地消除玻璃的內應力,提高光學均勻性,必須制定嚴格的退火制度,進行精密退火。
④檢驗 測定的指標有:光學常數、光學均勻度、應力雙折射、條紋、氣泡等。
二、光學玻璃鏡片的加工工序

1、工序工藝標準:
1),清洗后的玻璃:玻璃表面干凈、無玻璃粉、無殘留物、無水分.
2),清洗后的玻璃: 無紙紋、無發霉.其它瑕疵允許范圍:
A、氣泡0.5mmB、黑點、雜質、結石0.5mmC、不得有缺角、暗傷、裂紋等現象.
D、劃傷:常光下看有點明顯,但不發白,用指甲刮無手感.
E、孔不得有大于2mm的爆邊.
F、爆邊每片玻璃每米邊長上允許有長度不超過10mm,自玻璃邊部向玻璃板表面延伸深度不超過 2mm,自板面向玻璃厚度延伸深度不超過厚度1/3的爆邊.
成品倒邊標準:4~8mm玻璃為:1~1.5mm;10~12mm玻璃為1.5~2mm;15~19mm玻璃為2.5~3mm; 彎G玻璃倒大邊為4~5mm.
鍍膜玻璃鏡片(含在線LOW-E)清洗工藝要求:
A、檢查表面手印、水紋、脫膜、夾板印等現象.
B、上工序加工完的玻璃在1小時內要求清洗完成.
C、佩戴乳膠手套與質檢手套和口罩作業.
D、每片都要墊紙大小一律2折4層(如直接出貨的膜紙要100%覆蓋膜面).
E、在加工過程中嚴禁用橡膠材料接觸膜面.
F、特殊情況由生產經理判定是否放行.
G、特殊玻璃加工工藝另行規定.
相關概念
玻璃
玻璃是非晶無機非金屬材料,一般是用多種無機礦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鋇、石灰石、長石、純堿等)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輔助原料制成的。它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普通玻璃的化學組成是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等,主要成分是硅酸鹽復鹽,是一種無規則結構的非晶態固體。廣泛應用于建筑物,用來隔風透光,屬于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屬的氧化物或者鹽類而顯現出顏色的有色玻璃,和通過物理或者化學的方法制得的鋼化玻璃等。
上海卷柔新技術光電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研發生產光學儀器及其零配件?的高科技企業,公司成立2005年,專業的光電鍍膜公司,公司產品主要涉及光學儀器及其零配件的研發和加工;光學透鏡、反射鏡、棱鏡等光學鍍膜產品的開發和生產,為全球客戶提供上等的產品和服務。
采用德國薄膜制備工藝,形成了一套具有嚴格工藝標準的閉環式流程技術制備體系,能夠制備各種超高性能光學薄膜,包括紅外薄膜、增透膜,ARcoating, 激光薄膜、特種薄膜、紫外薄膜、x射線薄膜,應用領域涉及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美容、醫用激光器、紅外制導、面部識別、VR/AR應用,博物館,低反射櫥窗玻璃,畫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