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聚酰亞胺薄膜及導熱PI膜材
高分子材料聚酰亞胺薄膜及導熱PI膜材
需要增透減反技術可以聯系我們上海工廠18917106313
上海卷柔新技術光電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研發生產光學儀器及其零配件的高科技企業,公司2005年成立在上海閔行零號灣創業園區,專業的光電鍍膜公司,技術背景依托中國科學院,卷柔產品主要涉及光學儀器及其零配件的研發和加工;光學透鏡、反射鏡、棱鏡,平板顯示,安防監控等光學鍍膜產品的開發和生產,為全球客戶提供上等的產品和服務。
1.1產業鏈
1.1.1上游
二元酐PMDA、二元胺ODA以及其他原材料。上游部分特種PI單體已實現國產化,PI薄膜的原材料為PI單體和PI漿料。PI單體包括二酐單體和二胺單體。
(擴充)主要原材料PMDA的采購單價于2018年大幅上升,后于2019年回落,主要受環保政策趨嚴影響,2018年部分PMDA生產企業被限產或停產,PMDA供不應求導致價格大幅上升;2019年起部分PMDA企業產能恢復,價格相應回落。
1.1.2中游
PI薄膜性能優越,下游應用領域廣泛。聚酰亞胺的產品形態包括薄膜、泡沫、纖維、光敏型聚酰亞胺與聚酰亞胺基復合材料等,其中PI薄膜占比超過70%,是聚酰亞胺產業*重要的產品形態。PI薄膜的制造需經過樹脂聚合、流涎鑄片、定向拉伸亞胺化和后處理等生產工序。
各類別PI薄膜應用:熱控PI薄膜(高導熱石墨膜前驅體PI薄膜)、電子PI薄膜(電子基材用PI薄膜、電子印刷用PI薄膜)、電工PI薄膜(耐電暈PI薄膜、C級電工PI薄膜)、航空PI薄膜(聚酰亞胺復合鋁箔MAM)。
1.1.3下游
FCCL的板材膜常見的有聚酰亞胺膜(PI)、聚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液晶顯示屏高聚物(LCP)等高分子材料塑料薄膜。
FPC即柔性PCB,簡稱軟板,FPC主要原材料包括撓性覆銅板(FCCL)、覆蓋膜、元器件、屏蔽膜、膠紙、鋼片、電鍍添加劑、干膜等八大類,其中撓性覆銅板(FCCL)是生產FPC*重要的基材,占比為40%,FPC的所有加工工序均是在FCCL上完成的。全球FCCL產能主要集中在日本、中國大陸、韓國以及中國臺灣,其中中國大陸占比為21%,位列第三。FPC是以聚酰亞胺(PI)或聚酯(PET)薄膜為基材制成的可撓性PCB,與傳統PCB硬板相比,具有生產效率高、配線密度高、重量輕、厚度薄、可折疊彎曲、可三維布線等顯著優勢,更符合下游電子行業智能化、便攜化、輕薄化趨勢要求,可廣泛應用于航天、**、移動通訊、筆記本電腦、計算機、數字相機等領域或產品上,是近年來PCB行業各細分產品中增速*快的品類。
(擴充)2021年全球FPC市場規模為182億美元,預計2025年將達到287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速12.06%。從競爭格局上看,2019年全球Top3FPC廠商分別為旗勝、鵬鼎和住友,共計占據FPC市場60.5%的份額,市場集中度較高。

1.2進入壁壘
產能技術壁壘較高,**PI膜主要技術壁壘在于設備工藝和人才。
1、設備定制周期較長。核心設備采購主要來自海外,采購周期約18-24個月,這就對廠商的技術和市場有足夠的預判能力,否則不敢貿然下訂單采購。2、工藝難度大、定制化程度高。PI膜本身制備難度較大,特別是亞胺化工藝能否突破化學法是普遍難題。并且對不同的行業和客戶,PI薄膜的相關參數和工藝都不一樣,需要通過反復調試和技術攻關才有望獲得穩定量產。PI膜下游**市場電子、通信、軌交等對產品質量極為苛刻,不能保證穩定量產則難以獲得客戶認可。3、技術人才稀缺。具備PI膜生產能力的研發和車間操作人員需要較高的理論水平和長期的研發實踐,難以速成。因此,對任何PI膜廠商,核心研發團隊均受到高度重視。
1.3國家政策
政府政策的支持是中國PI膜行業市場發展的重要推動力。2017年,中國政府出臺了《國家環保稅收政策》,將PI膜納入環保稅收政策范圍,這有利于推動PI膜行業的發展,提升行業整體水平。
國家政策對PI薄膜及其下游行業的支持。《“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十三五”材料領域科技**專項規劃》等政策明確列示“聚酰亞胺”為“先進結構與復合材料”之發展重點。國家政策導向對行業發展有重要指導作用,為高性能PI薄膜產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在核心技術自主化、關鍵材料國產化的背景下,本行業將迎來重要發展機遇。
2.1市場規模
2.1.1全球視角
全球聚酰亞胺薄膜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根據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PI薄膜市場規模為15.1億美元,2019年達到18億美元,2020年為20.5億美元。2021年全球聚酰亞胺薄膜市場規模約為22億美元,至2022年全球PI薄膜市場總規模可達24.5億美元。
隨著5G通信、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驅動消費電子產品升級,對材料的散熱性能、介電性能等要求越來越高,而曲面屏、折疊屏等柔性顯示技術的快速發展等均將在未來加速PI市場的發展。GrandView預計到2025年全球PI薄膜市場將增長至31億美元。
2.1.2國內視角
根據市場調研在線網發布的2023-2029年中國PI膜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前景規劃報告數據,2016年中國PI膜行業市場規模約為25億元,2017年上升至30億元,2018年達到35億元,2019年達到40億元,2020年突破50億元,2021年達到60億元;2022年國內PI薄膜市場總規模達72.4億元,其中,電子級PI薄膜26.3億元,特種級PI薄膜26.9億元,導熱級PI薄膜9.5億元,電工級PI薄膜9.7億元。
2023年預計80億元,2024年預計90億元,2025年達到100億元,2026年達到110億元。
(擴充)在2018年PCB全球產值分布中,日本企業占比為37%,位居**,中國大陸廠商的占比僅為16%,位居第四;而在2021年的PCB產值分布中,中國臺灣以32.8%的占比位居**,中國大陸的占比上升至31.3%,排名**,日本的產值占比下降至17.2%,降幅超過50%。近年來以日企為代表的海外PCB廠商擴產意愿較弱并逐步退出,而中國大陸積極承接產業轉移,PCB產值及其在全球的占比快速提升。
2.2商業模式
基本模式:技術研發+生產制造+對接下游進行銷售。
1、FPC行業逐步形成寡頭競爭格局,FPC行業作為資本密集型行業,對資金及客戶準入門檻拔高,前期投入和持續經營對企業資金實力的要求較高。當前新建一條年產能百萬平方米以上的PCB生產線至少需投入數億元。2、同時為保持產品持續競爭力,廠商還必須不斷對生產設備及工藝進行升級改造,并保持較高的研發投入,緊跟行業更迭步伐。3、FPC制造商需要在下游客戶的生產集中地區建廠布局以保持其快速供貨和交付能力。從客戶準入門檻來看,電子產品制造商選擇FPC供應商時,一般需經過1-3季度長時間的嚴格認證考核,在形成合作關系的基礎上逐步加大訂單及供應量進行合作。因此,一旦形成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不會輕易啟用新的FPC供應商,從而形成較高的客戶認可壁壘。4、FPC產品毛利率偏低,廠商需要不斷提升規模強化其行業壁壘。從知名FPC廠商鵬鼎控股、臺郡科技(臺股)、東山精密、弘信電子、奕東電子經營情況來看,其2021年毛利率分別為20.39%、17.80%、14.67%、3.68%、27.89%,總體毛利率都相對較低,FPC廠商主要通過擴產的方式形成規模效應,強化行業壁壘,以實現*終盈利提升目的。

2.3國內市場格局
在市場競爭方面,我國聚酰亞胺行業起步時間較晚,與杜邦公司、鐘淵化學工業株式會社等企業相比存在較大的技術、產品等差距,尤其是在**產品及大類別基本被國外企業壟斷。但目前國內企業以生產電工級聚酰亞胺薄膜為主,少數企業能生產高性能的電子級聚酰亞胺薄膜。
近年來,國內專業制造商加速發展,國產化PI薄膜逐漸實現進口替代,其中,深圳瑞華泰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產品銷量的全球市場占比約6%,標志國產PI薄膜廠商正式跨入全球競爭行列。
2.4國際市場格局
目前全球PI薄膜下游應用領域中,撓性電路板FPC所占比例*大,約為48%,其次包括航空航天材料和柔性顯示材料在內的特種制品約占29%,其余應用領域占23%。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和電子行業的增長推動了該行業的需求,移動電話和柔性顯示器等消費電子產品的消費增加,也對PI膜行業產生積極影響。
2.4.1產能視角
國外巨頭占據市場主流,國內產能逐步跟進。國內PI薄膜起步較晚,產能、工藝、技術等多方面與國外巨頭均存在差距。從全球格局來看,包括美國杜邦公司、日本鐘淵化學工業株式會社、日本東麗株式會社、日本宇部興產株式會社和韓國SKC Kolon PI公司在內的美、日、韓企業占據了整個行業近80%的產能。
2.4.2技術視角
CPI薄膜全球**申請量僅占全球PI薄膜**申請量的9%左右,我國**申請量僅占2.6%左右,總體上CPI薄膜領域的**技術儲備量偏低。PI的核心技術被全球少數企業所掌握,杜邦(Dupont)、日本宇部興產(Ube)、鐘淵化學(Kaneka)、日本三菱瓦斯MGC、韓國PI**素材(原SKPI)為**PI薄膜主要供應商。
聚酰亞胺薄膜產品如下:
關于我們
上海卷柔新技術光電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研發生產光學儀器及其零配件的高科技企業,公司2005年成立在上海閔行零號灣創業園區,專業的光電鍍膜公司,技術背景依托中國科學院,卷柔產品主要涉及光學儀器及其零配件的研發和加工;光學透鏡、反射鏡、棱鏡,平板顯示,安防監控等光學鍍膜產品的開發和生產,為全球客戶提供上等的產品和服務。
采用德國薄膜制備工藝,形成了一套具有嚴格工藝標準的閉環式流程技術制備體系,能夠制備各種超高性能光學薄膜,包括紅外薄膜、增透膜,ARcoating,激光薄膜、特種薄膜、紫外薄膜、x射線薄膜,應用領域涉及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美容、醫用激光器、光學科研,紅外制導、面部識別、VR/AR應用,博物館,低反射櫥窗玻璃,畫框,工業燈具照明,廣告機,點餐機,電子白板,安防監控等。
卷柔新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自動生產線【sol-gel溶膠凝膠法鍍膜線】,這條生產線能夠生產全球先進的減反射玻璃。鍍膜版面可達到2440*3660mm,玻璃厚度從0.3mm到12mm都可以,另外針對PC,PMMA方面的增透膜也具有量產生產能力。ARcoating減反膜基本接近無色,色彩還原性好,并且可以避免了磁控濺射的缺點,鍍完增透膜后玻璃可以做熱彎處理和鋼化處理以及DIP打印處理。這個難度和具有很好的應用性,新意突出,實用性突出,濕法鍍膜在價格方面也均優于真空磁控的干法。
卷柔減反射(AR)玻璃的特點:高透,膜層無色,膜硬度高,抗老化性強(耐候性強于玻璃),玻璃長期使用存放不發霉,且有一定的自潔效果.AR增透減反膜玻璃產品廣泛應用于**文博展示、低反射幕墻、廣告機玻璃、節能燈具蓋板玻璃、液晶顯示器保護玻璃等多行業。
我們的愿景:卷柔讓光學更具價值!
我們的使命:有光的地方就有卷柔新技術!
我們的目標:以高質量的產品,優惠的價格,貼心的服務,為客戶提供優良的解決方案。
上海卷柔科技以現代鍍膜技術為核心驅動力,通過鍍膜設備、鍍膜加工、光學鍍膜產品服務于客戶,努力為客戶創造新的利潤空間和競爭優勢,為中國的民族制造業的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