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師大房喻院士、劉忠山教授等《自然·通訊》:超薄近紅外透過薄膜問世,助力夜視設備與信息加密
陜師大房喻院士、劉忠山教授等《自然·通訊》:超薄近紅外透過薄膜問世,助力夜視設備與信息加密
需要增透減反技術可以聯系我們上海工廠18917106313
上海卷柔新技術光電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研發生產光學儀器及其零配件的高科技企業,公司2005年成立在上海閔行零號灣創業園區,專業的光電鍍膜公司,技術背景依托中國科學院,卷柔產品主要涉及光學儀器及其零配件的研發和加工;光學透鏡、反射鏡、棱鏡,平板顯示,安防監控等光學鍍膜產品的開發和生產,為全球客戶提供上等的產品和服務。
近日,陜西師范大學房喻教授課題組在國際有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了一項重要研究成果,題為“Ultrathin near-infrared transmitting films enabled by deprotonation-induced 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 of a dopant”。該研究成功開發了一種基于去質子化誘導分子內電荷轉移的新型近紅外透過薄膜,可用于夜視成像和信息加密等領域。
研究團隊設計并合成了一種含苝單酰亞胺的新型四配位硼化合物PMI-CBN,通過去質子化誘導的分子內電荷轉移機制,使得該化合物在709 nm至943 nm的波長范圍內表現出紅移吸收,將其與PMMA進行復合后,得到的薄膜在可見光區域幾乎不透光(TVis < 1%),但在近紅外區域具有極高的透過率(TNIR > 90%)。作者優化了PMI-CBN吸收劑在薄膜中的摻雜含量。隨著PMI-CBN吸收劑含量從0增加到9.5 wt%,可見光透過率降低至1%,而近紅外透過率基本保持不變,僅在截止波長處有輕微紅移,薄膜顏色也從綠色逐漸變為黑色。
圖1. 近紅外透過薄膜的制備及其光學性能
進一步對薄膜的柔性、均勻性以及穩定性進行了測試。彎曲試驗表明NIR透過薄膜能夠自支撐且具有柔性。通過截面掃描電子顯微鏡(SEM)測試得到薄膜厚度約為16 μm。隨后,作者又將其分別暴露在90%濕度、100 oC高溫或1 kW m-2的光照條件下,仍能保持光學性能的穩定。
圖2. 近紅外透過薄膜的柔韌性、均勻性和穩定性測試
總結:作者采用去質子化誘導的分子內電荷轉移(ICT)效應和拓展π共軛相結合的方法,開發了高性能的有機NIR透過材料。并在厚度、截止波長和透射率之間實現了高效的平衡。憑借其柔韌性、自支撐性、輕便、穩定性及獨特的光學性能,該近紅外透過薄膜有望在近紅外成像、信息加密、柔性電子和可穿戴設備等領域得到重要應用。
--檢測服務--
關于我們
上海卷柔新技術光電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研發生產光學儀器及其零配件的高科技企業,公司2005年成立在上海閔行零號灣創業園區,專業的光電鍍膜公司,技術背景依托中國科學院,卷柔產品主要涉及光學儀器及其零配件的研發和加工;光學透鏡、反射鏡、棱鏡,平板顯示,安防監控等光學鍍膜產品的開發和生產,為全球客戶提供上等的產品和服務。
采用德國薄膜制備工藝,形成了一套具有嚴格工藝標準的閉環式流程技術制備體系,能夠制備各種超高性能光學薄膜,包括紅外薄膜、增透膜,ARcoating,激光薄膜、特種薄膜、紫外薄膜、x射線薄膜,應用領域涉及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美容、醫用激光器、光學科研,紅外制導、面部識別、VR/AR應用,博物館,低反射櫥窗玻璃,畫框,工業燈具照明,廣告機,點餐機,電子白板,安防監控等。卷柔新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自動生產線【sol-gel溶膠凝膠法鍍膜線】,這條生產線能夠生產全球先進的減反射玻璃。鍍膜版面可達到2440*3660mm,玻璃厚度從0.3mm到12mm都可以,另外針對PC,PMMA方面的增透膜也具有量產生產能力。ARcoating減反膜基本接近無色,色彩還原性好,并且可以避免了磁控濺射的缺點,鍍完增透膜后玻璃可以做熱彎處理和鋼化處理以及DIP打印處理。這個難度和具有很好的應用性,新意突出,實用性突出,濕法鍍膜在價格方面也均優于真空磁控的干法。
卷柔減反射(AR)玻璃的特點:高透,膜層無色,膜硬度高,抗老化性強(耐候性強于玻璃),玻璃長期使用存放不發霉,且有一定的自潔效果.AR增透減反膜玻璃產品廣泛應用于**文博展示、低反射幕墻、廣告機玻璃、節能燈具蓋板玻璃、液晶顯示器保護玻璃等多行業。
我們的愿景:卷柔讓光學更具價值!
我們的使命:有光的地方就有卷柔新技術!
我們的目標:以高質量的產品,優惠的價格,貼心的服務,為客戶提供優良的解決方案。
上海卷柔科技以現代鍍膜技術為核心驅動力,通過鍍膜設備、鍍膜加工、光學鍍膜產品服務于客戶,努力為客戶創造新的利潤空間和競爭優勢,為中國的民族制造業的發展貢獻力量。